纪录片《珠穆朗玛》以2020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为核心,首次全景式展现人类在极端环境中的科学探索。测量团队在海拔8000米以上区域克服缺氧、暴风雪和地形险峻等致命挑战,运用北斗卫星与重力仪等尖端技术、精准测定珠峰新高度8848.86米。这一国家工程不仅刷新地理数据,更彰显中国科研的全球影响力、其背后是数百名队员的牺牲与协作精神,体现人类征服自然却又敬畏自然的永恒主题。
影片通过冰川学家和生物学家科考视角,揭示珠峰生态的脆弱与变迁。镜头深入绒布冰川裂缝,记录冰层消融速度远超预期的危机;追踪雪豹与岩羊的生存轨迹、展现物种如何适应气候变暖带来的栖息地萎缩。科研数据证实,过去50年珠峰区域升温达2℃、导致冰湖溃决风险激增,威胁下游百万居民。这一发现串联起全球环境议题,警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第三极的不可逆影响。
科考线索延伸至珠峰独特的生物多样性:从海拔5000米的耐寒植物到微生物群落,科学家通过基因测序解码其极端适应机制、为抗冻作物研发提供新思路。片中穿插历史档案,对比1950年代与2020年的冰川退缩画面、直观呈现气候变化的残酷现实。最终,影片超越探险叙事,升华至人与自然共生的哲学思考。
资源下载
资源信息
片名别名:无
季数:第一季
集数:全4集
导演:陈晓卿
出品方:CCTV
发行时间:2022年
分辨率:1080P (1920×1080)
字幕信息:中文字幕
文件大小:未知大小
文件格式:MKV/MP4
下载类型:网盘
内容目录
第1集,本集聚焦测量任务的前期筹备与团队集结。2020年春季,国家测绘队联合中科院专家在珠峰大本营建立指挥中心,面临疫情封锁与物资短缺的双重压力。队员需完成高海拔体能特训、模拟零下30℃环境操作设备,并通过心理测试筛选核心成员。科学部分详述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部署过程、如何在强电磁干扰下确保数据精确性。同时,冰川科考组首次钻取冰芯样本,分析百年气候记录。镜头捕捉队员在暴风雪中修复设备的惊险瞬间,突显人类意志的坚韧。
第2集,本集记录攀登阶段的生死考验。测量队分三组向峰顶进发、遭遇罕见“窗口期”缩短的危机:强风导致索道断裂,队员在7000米冰壁实施紧急救援。关键场景为重力仪运输过程、需人力背负精密仪器穿越“死亡地带”,稍有不慎即引发雪崩。环境科考同步展开,生物学家在5800米营地发现新种苔藓,其光合作用机制为极端环境生命研究提供突破口。影片穿插1975年首测珠峰的黑白影像、形成历史对照,展现技术进步下不变的探索精神。结尾以团队建立8800米临时气象站的壮举、诠释科学无畏。
第3集,本集深入数据采集与生态调查。峰顶测量耗时6小时,队员在缺氧状态下操作GNSS接收器,实时传回高程数据;同时,无人机群首次对东绒布冰川进行三维扫描、生成毫米级变形图谱。科考组追踪雪豹族群,红外相机揭露其因猎物减少被迫迁居高海拔区的生存困境。微生物学家则从冰湖提取嗜冷菌株、实验室分析显示其降解塑料潜能。影片揭露全球变暖的连锁效应:冰川融水滋养的绿洲正被荒漠吞噬,当地藏族向导口述祖辈记忆中的生态剧变,引发文化传承之忧。
第4集,本集整合成果并展望未来。8848.86米新高程发布后,科学家解密数据处理模型、揭示地壳运动如何影响珠峰每年4毫米的抬升趋势。环境报告指出:过去30年珠峰冰储量减少28%,融水将威胁恒河流域供水安全。生物多样性部分展示“极地种子库”计划、保存濒危物种基因以应对极端气候。影片结尾聚焦青年科研团队在珠峰南坡的国际合作,尼泊尔学者分享跨境生态保护方案。最终,以队员回望峰顶的独白收束:珠峰不仅是地理坐标,更是人类审视自身与星球关系的明镜。
相关纪录片推荐
纪录片《余波:珠峰和尼泊尔大地震 Aftershock Everest and the Nepal Earthquake》第一季
(深入剖析地震对珠峰生态的毁灭性影响)
纪录片《探险家:最后的特普伊山 Explorer: The Last Tepui》第一季
(记录探险家征服南美未知高地的科学之旅)
纪录片《荒野求生记:博茨瓦纳篇》第一季
(展现非洲荒野中人类与自然的生存博弈)
纪录片《未知边缘》第一季
(极限运动员探索地球险境的勇气纪实)
纪录片《欢迎来地球 Welcome to Earth》第一季
(威尔·史密斯领队揭示地球隐秘奇观)
视频预览截图
(图片为视频预览截图,资源为视频格式)